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實現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11月23日,隨著貴州省政府宣布9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我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
碧桂園教育扶貧:設立助學基金、開展捐款助學
在這場脫貧攻堅戰中,作為重要的民企力量,碧桂園集團在扶貧公益事業已累計投入超過67億元,直接受益人數超過36萬人次。而碧桂園“4+X”扶貧“組合拳”,也構建出可造血、可復制、可持續的精準扶貧長效機制。
“4+X”扶貧“組合拳”激發內生動力
近日,談到“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一事,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夏更生感慨表示,脫貧摘帽是“干”出來的,是了不起的成績。
為確保完成“打贏脫貧攻堅戰”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目標,房地產行業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在助力精準扶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其中,碧桂園集團累計投入超過67億元,積極開展多項幫扶舉措,直接受益人數已超過36萬人次,并在2018年將扶貧上升到主業高度,為行業樹立了負責任企業公民的榜樣。
值得注意的是,在實踐中碧桂園逐漸探索出一條精準扶貧長效機制——“4+X”扶貧模式。其中,“4”是指黨建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等集團統一部署的規定動作,“X”則是指結合幫扶地區實際不同情況拓展的如健康扶貧、美麗鄉村建設等自選動作,切實做到精準扶貧。
在黨建扶貧方面,今年5月,碧桂園在結對幫扶的9省14縣共選聘140名“老村長”作為集團扶貧“公益崗”,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截至10月17日,“老村長”百日攻堅行動在全國開展超160件幫扶惠民實事,助力14個結對幫扶縣的1400戶深度貧困戶增收;
產業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扶貧方式,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目前,碧桂園在9省14縣已惠及1萬余名返鄉扎根創業青年,支持其創辦、領辦家庭農場、農村合作社、手工作坊等,發展設施農業、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等農村一、二、三產業,間接帶動近40000名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口增收脫貧;
同時,碧桂園也積極將鄉村自然生態資源、特色文化資源、農產品資源等轉化為商品推向市場。截至目前,集團消費扶貧已累計轉化31個幫扶縣314款特色農產品,銷售金額約1.5億元,幫助超11.2萬名貧困戶實現穩定增收。僅以甘肅東鄉縣“東鄉三寶”中的東鄉羊為例,碧桂園幫扶東鄉羊建立標準化生產,通過消費扶貧銷售東鄉羊約30000只,直接鏈接約6000名貧困戶,銷售額約4000多萬元;
就業扶貧方面,針對有勞動力缺技術的貧困人口,碧桂園相繼開展電工焊工、家政月嫂、養老護理、刺繡、殘疾人“云客服”等技能培訓,2012年至今就業扶貧共培訓了79733人,實現就業42412人;
碧桂園深知,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之策。近年通過創辦免費學校、設立教育助學基金、鄉村教師培訓等舉措,碧桂園改變了無數寒門學子及其家庭的命運。例如,臨夏國強職業技術學校建成后能容納2000名學生,學校將對貧困家庭學生免除一切費用、幫助其掌握就業技能,真正實現“一人成才,全家脫貧”。
“X”這一自選動作也不容忽視。比如,在健康扶貧領域,碧桂園捐贈1億元支持國家“光明扶貧行動·白內障復明”項目,在幫扶縣免費為患白內障的貧困戶提供治療;在河北崇禮推進貧困兒童大病醫保項目,在江西興國、陜西寧陜開展“頂梁柱”計劃等健康保險等。
繼續探索可造血、可復制、可持續的長效機制
依托“4+X”的扶貧模式,碧桂園主動參與全國9省14縣的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工作、幫助33.7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巨大的貢獻也屢獲政府部門的肯定和表彰。例如,碧桂園的鄉村振興計劃入選國務院扶貧辦中國企業精準扶貧50佳案例;“萬企幫萬村”行動也獲得廣東省通報表揚并授牌。
然而,碧桂園并未自滿,其深諳鞏固扶貧成果仍需付出更加艱苦的努力。而這也正如夏更生所言,“貧困縣全部宣布摘帽,并不意味著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經全面完成。脫貧摘帽也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碧桂園就業扶貧:2020年四川涼山州昭覺縣“粵菜師傅”技能培訓
碧桂園強調,未來將繼續在探索可造血、可復制、可持續的長效機制上下功夫,為社會力量特別是民營企業直接參與扶貧提供具體樣本。
為此,首先要創新可造血的扶貧方式,將進一步把扶貧著力點放在“造血”上,緊緊圍繞“人”這個關鍵因素,開展“3個3”工作,即三個尋找計劃(一批返鄉扎根創業青年、老村長、深度貧困戶),聚焦三類人群(村支書、返鄉扎根創業青年、鄉賢),實現三個一萬目標(幫助1萬名貧困大中專學生找工作、扶持1萬名返鄉青年扎根農村創業、資助1萬名貧困學生完成學業),通過扶志扶智扶技扶富,激發造血活力,孕育涵養新時代鄉村人才大軍,為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
同時,要探索可復制的扶貧模式。據悉,碧桂園將進一步把公司化的規范管理引入扶貧工作,打造制度化的扶貧工作模式;同時用好扶貧“四庫”(建檔立卡貧困戶數據庫、產業項目資源庫、就業崗位資源庫、專家智庫),為脫貧攻堅提供科學依據;通過實施“五個一”規范將“4+X”扶貧模式標準化,為廣大有志于扶貧事業的企業、社會組織提供一套可操作的現成方案,帶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進來。
此外,還要構建可持續的扶貧機制。碧桂園指出,對于實現“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這一鄉村振興戰略的愿景目標,必須要在實踐中探索可持續的扶貧機制,科學謀劃、整合資源、精細管理,努力實現貧困戶、政府、社會和企業的多方共贏。
碧桂園對此頗有信心。據了解,目前集團、國強公益基金會已聯合各界社會力量共同發起“社會扶貧共同體”,匯聚70多家企事業單位、媒體、公益組織和個人代表的社會資源,有效對接貧困村、貧困戶的“脫貧需求”,共同參與精準扶貧,助力脫貧攻堅戰的徹底勝利。(文/華章)
本網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咀ⅲ悍沧⒚鳌皝碓矗篨XX(非看西部 www.anhhandtied.com)”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郵箱:564339445@qq.com】
必看
14 / 04月
09 / 05月
21 / 02月
09 / 05月
09 / 05月
23 / 03月
30 / 03月
23 / 02月
25 / 05月
21 / 07月
15 / 08月
03 / 06月
視頻
原創
標簽
熱榜
媒體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