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銀行宣稱理財子公司產品零破凈 兩度因理財產品相互交易調節收益被罰

  今年以來,青島銀行頻繁收到監管開具的罰單

  近日,青島銀保監局公布多則行政處罰信息,青島銀行(002948.SZ)三名員工因對該行理財產品相互交易調節收益、違規辦理信用卡業務、個人線上貸款資金被挪用等違法違規行為承擔責任,被監管作出警告的行政處罰。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青島銀行一共收到監管開出的12張罰單,其中,11張罰單的處罰對象均為青島銀行的員工。

  理財業務方面,2022年12月,青島銀行在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提及,全資子公司青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青銀理財”)發行的理財產品凈值表現穩定,截至當前理財產品零破凈。然而,在理財產品零破凈的同時,青島銀行兩度因理財產品相互交易調節收益這一違規行為收到罰單。

  頻收監管罰單

  近日,青島銀保監局在同一日公布3張對青島銀行的罰單,罰單對該行3名工作人員作出警告的行政處罰。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青島銀行一共收到各地銀保監局開出的12張罰單。其中,11張罰單的處罰對象均為青島銀行的員工,涉及的違規事由包括違規挪用個人貸款資金等,監管均對其作出警告的行政處罰。2022年末,青島銀行曾因貸款資金被挪用、理財產品相互交易調節收益等十一項違規行為被罰款605萬元。經梳理發現,605萬元罰單涉及的違規事由與青島銀行上述11位員工涉及的違規事由基本重合??梢?,監管對青島銀行和相關工作人員均作出了處罰。

  

微信圖片_20230314104830.png


  *今年以來,銀保監會對青島銀行員工開出的罰單情況,根據銀保監會官網信息制表

  

微信圖片_20230314104832.png


  *青島銀行因11項違規行為收到銀保監會開出的罰單,截圖自銀保監會官網

  青島銀行回復《中國科技投資》記者稱,相關事項均為2020年及以前年度相關人員辦理的業務,銀行高度重視,按照“立查立改、舉一反三”的原則,逐項整改、補短堵漏,現已完成整改工作。近年來,監管機構堅持穿透式監管和全鏈條問責,實施對機構和人員雙罰制。銀行高度重視合規管理工作,積極落實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特別是在金融業“嚴監管”常態化的形勢下,以“(檢)查不(檢)查一個樣”的標準對待日常經營管理工作。

  上海蘭迪律師事務所律師田磊向《中國科技投資》記者表示,若銀行在推進業務的過程中以業績為導向,忽視或回避相關風險,漠視審慎經營的原則,會給金融系統帶來一定的風險。監管對青島銀行員工開出的罰單屬于雙罰制。雙罰制本是一個刑法概念,即在單位犯罪中,對單位和個人均作出處罰。該種方式后來被行政法所吸收,也應用在行政處罰中。監管對銀行進行行政處罰,可引導銀行規范經營;對員工進行行政處罰,可從源頭上控制違規行為的發生。雙罰制有利于督促銀行加強內部管理,震懾有違法違規想法的員工,從而保護客戶利益,維護金融市場秩序。

  實用金融商學執行院長羅攀告訴《中國科技投資》記者,所謂雙罰制是指既針對單位作出處罰,又針對個人作出處罰。因此,在處罰上就突破了單位承包。雙罰制有利于增強銀行員工的工作規范性要求,由此形成銀行員工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基于自身責任風險的考量,自然會更加嚴格謹慎開展工作,這將促進銀行內部工作的自我監督和自我約束,實現業務的合規發展??傮w來講,雙罰制雖有利有弊,但仍然支持采用雙罰制,因為該項制度更有利于促進包括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更合法合規開展業務。

  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員、中關村發展集團資深專家董曉宇分析稱,“從新的國家機構調整方案中可以看出,金融監管將會繼續從嚴從緊,對違規機構和直接相關責任人員的處罰將成為常態?!?/p>

  理財產品違規相互交易調節收益

  據悉,2020年,青島銀行出資10億元設立理財子公司青銀理財。據青銀理財官網顯示,2022年末,青銀理財的管理產品規模、投資資產規模分別達到2008億元、2113億元。青銀理財在售的產品類型包括流動性管理類產品、投資增值類產品、長期限分紅類產品。另外,官網顯示,目前青島銀行一共有34款理財產品在售,產品風險等級均為中低風險,產品管理人主要為青銀理財等。

  2022年12月,青島銀行在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提及,全資子公司青銀理財發行的理財產品凈值表現穩定,截至當前理財產品零破凈。同年,受股債雙殺的影響,銀行理財產品凈值出現大幅波動,破凈現象亦較為明顯。

  然而,2022年末,青島銀行卻因理財產品相互交易調節收益受到監管處罰。近日,青島銀行一名員工亦因對青島銀行理財產品相互交易調節收益的違法違規行為承擔責任,受到警告處罰。對比來看,近年來,隨著銀行理財的監管趨嚴,相關處罰已明顯減少。

  對此,青島銀行表示,截至2022年末,青銀理財管理產品零破凈,主要源于青銀理財較專業的投資能力和對產品的精細管理。然而,相關處罰是針對本行在2020年辦理的個別理財業務。2020年處于《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資管新規”)過渡期,相關理財業務已于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前完成整改。

  2018年9月,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指出,商業銀行開展理財業務,應當確保每只理財產品與所投資資產相對應,做到每只理財產品單獨管理、單獨建賬和單獨核算,不得開展或者參與具有滾動發行、集合運作、分離定價特征的資金池理財業務。2022年,資管新規正式落地,嚴禁對資管產品進行保本、剛性兌付等違規行為。

  董曉宇向記者分析稱,城商行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理財產品凈值化對投資實力較弱的銀行提出了新的挑戰。青島銀行以違規方式維持理財產品收益的方式既與金融監管政策不符,也難以持續。實際上,青島銀行更需要在產品差異化、提升優質服務方面找到新的突破。

  一位不具名的銀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理財產品相互交易調節收益則無法真實反映單個理財產品的實際運作情況,可能存在掩蓋真實虧損的問題。若金融機構用其他理財產品收益調節涉及損害其他理財產品客戶的利益。資管新規下有明確要求理財產品單獨建賬管理、單獨核算。理財產品相互調節收益,會一定程度上平滑產品凈值波動,但實際的影響需審視相關產品的底層資產情況。

  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青島銀行發行、存續的理財產品分別為241只、597只,余額分別為3378.86億元、1707.7億元。青島銀行的理財業務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為4.59億元,同比增加0.44億元,增長10.55%。此外,青島銀行在2021年度業績說明會上亦公開表示,理財業務對該行收入的貢獻持續加大。

  青島銀行告訴《中國科技投資》記者,2022年上半年,銀行理財業務手續費穩步增長,一方面是管理產品規模穩定,固定管理費穩步增長;另一方面,在嚴控風險的前提下,通過擇時實現交易獲利獲得超額業績報酬,理財業務手續費持續穩步增長。

  來源:中國科技投資


(責任編輯:范強力)
加載更多

媒體矩陣

  • 看西部
    西部最具影響力的綜合性門戶網站
關于本網 廣告服務 投稿通道 招聘啟事 聯系我們 免責條款 人員名錄 陜西不良信息舉報
超清国产粉嫩456在线免播放|男人边吃奶边做弄进去免费视频|别揉我奶头嗯~啊~的视频网站|国内外一级性爱视频在线免费观看